分类信息全是泡沫? 从概念到务实转变

作者:袖梨 2022-07-02
日前,“分类信息”可谓业界的一大热门话题。事情源于千橡集团董事长陈一舟一番宏论。在关闭了分类信息网站人人网之后,陈一舟表示,“分类信息需求还不够,现在做的都是泡沫”、“投资这一领域的VC是有钱没地方花”。此言一出,整个业界哗然。
      一方面,有人部分认同陈一舟的观点,但觉得他耐心还不够。客齐集CEO王建硕就认为,分类信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缓慢的市场。而酷讯CEO陈华则表示,分类信息市场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现在对其做出定论言之尚早。另一方面,许多人对分类信息趋之如鹜。据悉,近日分众传媒江南春涉足互联网,选择的恰恰是分类信息。而作为分类信息市场的老大――在2006-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中,一举荣获了“中国互联网INTERNET 100”的品牌50强称号,成为分类信息市场上领袖级品牌的263在线,却似乎大有“任其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势,对以上事件未作任何评论。
      分类信息是什么、中国分类信息到底怎么了?一时间,整个业界的目光也投向了这一“喧哗和骚动”之地。
      诱人的蛋糕
      分类信息似乎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一些婚介公司、人才公司等,就提供相关的分类信息服务,只不过,这种服务的交易成本很大,作为用户,除了付出不菲的中介信息费之外,还需要承担挑选中介公司的时间和风险成本。而一家《手递手》报纸,就因为免费提供分类信息尔火红一时。但是受版面限制,其信息量实在有限,发展受到限制。互联网的出现,其信息的及时性、信息量的无限性,使得分类信息进入新阶段。比如,早于1999年的263跳蚤市场就是一个雏形。其好处是,彻底解决了用户的一些日常生活服务需求由于信息的不对而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才能实现的问题――在跳蚤市场上,双方的交易直接进行,不仅免除了中介费,而且还突破了空间上的局限。
      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网民的增加,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也逐渐增强,分类信息由于和每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用户需求量也稳步攀升。根据艾瑞市场咨询日前发布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iUserTracker的数据显示,2006年10月到2007年2月的五个月,分类信息网站用户的月度有效浏览时间从4分20秒上升到了4分50秒,用户总有效浏览时间从2006年10月的163.6万小时增加到了206.1万小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总体态势。而根据计世资讯统计,截至2006年三季度,国内独立分类信息网站已经超过200家,加上其它网站的分类频道,总数约在3000个左右。《INTERNET GUIDE 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分类信息的用户到达规模为0.53亿人次。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