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司新网站于旧历新年后即将全面推出,考虑新网站的功能以及未来的商业模式等,我最近遍查有关于媒体受众方面的书籍及实务,对受众(Audience)有了一番研究性的分析。在套用某些概念的时候我也发现发现了一些现有的媒介的生命力确实有问题。同时也仔细考虑了中国互联网网站的出路问题。
在报纸的夹缝或分类广告中,常会出现“激情聊天”、“成人夜话”之类的诱导电话用户进行声讯消费的暗示语。经过调查发现,经常使用这类服务的人群是低素质、高密度、高劳动强度人群。虽然声讯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多油水,但作为一种媒介服务,没有明确的广告内涵、没有具有消费能力的受众,即使改头换面,让广告商去支付话费(有人跟我讨论过如果用广告商去买单,加上那么大的受众群,一定可以出现很好的广告效益),也由于受众本身的主动性不在消费上,而变得毫无意义。这类声讯本身存在这很多边缘问题。但作为一种传媒则价值很小。同样意义的产品可以延伸到网络上的激情视频,作为产品可以被销售,但作为媒介缺缺乏必要的受众类型。
以前有个真实的故事,某洋人认为中国有那么多人口,而且不使用刀叉作为餐具,那么如果向中国输出刀叉,那一定可以谋取到很大的暴利,结果是什么呢,一船的刀叉全部拉回国,在徒中经过风浪,刀叉连同那个洋人的梦想一律埋葬了。
在互联网上有很多的例子,泡沫经济期间,很多网站追逐流量,经过大量的烧钱推广,结果是希望把网民招来,在广告上赢利,结果是什么大家都清楚,一将成名万骨枯,剩了几个,其他的全成了分母。
最近互联网回暖,很多VC又聚集在中国互联网领域,谋求财路,看了一些网站的商业计划书还是千篇一律的讲流量问题,对自己本身的内容,以及对受众的认可程度都是轻描淡写,看来还是很多公司不懂得互联网经济是个什么东西。互联网的媒体性不是中国来定义的,第四媒体也不是中国定义的,很多人争辩可以直接把网站内容当产品做,比如用户注册就要交钱,这样不需要太考虑网站本身的媒介作用。说这些话的人都是80年后的主力人群,我没有排斥他们的意思。
就我自己的观点来讲,还是应该注意互联网的媒体作用。中国互联网上有上万个交友网站,而中国网民参与网上交友的数量为5400万,得到VC的交友网站有16个。所有的都在遵循小额支付方式的收费规律,但是却没有一个是真正赢利的。难道交的费不够?人群不够大?交费的目的并不是仅仅在做收入,因为交费的方式,是既网站内容后,另外一个粘合用户的手段而已。一本瑞利杂志免去10-12块的渠道费用,8块钱一本的成本,基本是无法保证印刷那么一本杂志真正所需要的成本,那为什么要卖20块钱,为了铺设发行渠道,因为只要走邮局的渠道才能够将杂志的发行铺开和受法律保护。各类发行渠道所占的费用比较大,那杂志靠什么赢利?广告!互联网上的小额支付玩透了就是黏合剂,可以通过有效的用户缴费、续费最大限度的将用户的忠诚度进行提高,起到粘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