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T、USDC在港无忧?吴文谦律师澄清香港稳定币法案「四大误解」

作者:袖梨 2025-08-07

香港《稳定币条例》8 月 1 日生效,其严格的监管要求在近期引发了市场热议与质疑。资深合规律师吴文谦接受《吴说区块链》专访,深入解析了法案的细节,并澄清了外界对 USDT、USDC 流通及 KYC 要求的误解。
(前情提要:香港《稳定币条例》开跑,USDT与USDC不合法了?
(背景补充:香港稳定币法案出炉:持币者需 KYC 引争议,禁止 DeFi 与隐私协议

本文目录

  • 吴文谦:稳定币条例仅限香港发行或港元挂钩稳定币
  • OTC 交易未受限制,散户参与仍存不确定性
  • KYC 要求并非硬性规定,监管偏好闭环模式
  • 金管局权限受限,发行认定需多方考量
  • 总结:香港稳定币监管稳健推进,市场需理性看待

 

港《稳定币条例》于 8 月 1 日正式生效,不过其严格的监管要求,例如持币者需进行身份验证(KYC)的规定,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与质疑。不少人担忧,该条例可能将会限制 USDT、USDC 等主流稳定币在香港的流通,甚至影响场外交易(OTC)市场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的发展。

对此背景,《吴说区块链》近期邀请了香港资深合规律师吴文谦,针对新生效的稳定币法案细节进行了深入解析,并澄清了市场的诸多误解,动区下文为读者带来详细整理。

吴文谦:稳定币条例仅限香港发行或港元挂钩稳定币

吴文谦指出,市场对《稳定币条例》的最大误解之一,是认为 USDT、USDC 等境外稳定币将在香港被禁止使用。他强调,该条例仅监管在香港发行的稳定币,或与港元挂钩以维持稳定价值的稳定币。USDT 和 USDC 均非香港发行,且不以港元计价,因此不在监管範围内,无需申请香港牌照。

这意味着,这些主流稳定币在香港的合法地位不受影响,市场不必过分担忧其流通受限。

OTC 交易未受限制,散户参与仍存不确定性

针对外界关于 USDT、USDC 在香港交易被禁的传言,吴文谦进一步澄清,条例规範的是稳定币的「发行」(即首次上链或「铸造」),而非买卖行为。因此,USDT、USDC 在香港的 OTC 市场交易并不受新法约束。例如,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HashKey 目前仍支持 USDT 交易。

然而,吴文谦提醒,未来 OTC 交易可能将会面临专门的监管,但目前尚未确定最终是由海关还是证监会负责。尤其对于散户能否交易 USDT、USDC,监管层目前持保守态度,若禁止散户参与,可能削弱香港作为国际加密金融中心的地位。

KYC 要求并非硬性规定,监管偏好闭环模式

关于持币者必须完成 KYC 的争议,吴文谦表示,条例条文并未明确要求所有持币者进行身份验证,但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在牌照审批中倾向于认可闭环、可控的业务模式。

例如,京东若发行稳定币并要求用户在平台实名认证,这样的模式更加容易获得批准。而涉及匿名交易的 DeFi 模式则难以通过审批。他强调,监管机构会根据申请者的业务模式判断其反洗钱能力,并间接推高 KYC 要求,显示出香港对合规的严格把控。

金管局权限受限,发行认定需多方考量

吴文谦还驳斥了金管局可任意认定稳定币发行的说法,指出其权限需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公告及反对期,确保监管不越权。

此外,是否构成「香港发行」也将取决于多项因素,如管理团队是否在港、公司注册地、储备资产是否以港元计价并存于香港银行等。这些标準将为稳定币项目的合规性提供清晰指引,以避免市场对监管範围的过度猜测。

总结:香港稳定币监管稳健推进,市场需理性看待

吴文谦的解读为市场提供了相对权威的法律视角,他最后提醒,去中心化与合规稳定币是两条平行路径,香港市场规模有限,必须把想像力转化为具体投资与应用,才能在国际加密竞争中留下位置。

清晰且连续的监管逻辑,让香港有机会在全球稳定币竞争中扮演重要的「合规枢纽」。面对未来挑战,持续釐清误解、稳步推进牌照制度,将是香港在日益变动的市场中维持信誉与吸引力的关键。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