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交易机器人项目 Snorter($SNORT)原生于 Solana 生态,提供自动狙击、镜像交易等专业功能,旨在降低散户的交易门槛。
(前情提要:柴犬币 10 月分析!Snorter 预售进入最后阶段累计成果亮眼)
(背景补充:币安山寨币交易量佔比冲破历史新高 82.3%,证实山寨币季已经到来?)
本文目录
*本文为广编稿,由 Clickout 撰文、提供,不代表动区立场,本文涉及迷因币(Memecoins)相关代币,可能具有极高波动风险,并非投资建议。详见文末责任警示。
在主流交易所 Binance 的期货市场中,山寨币交易量佔比达到惊人的 82.3%,创下历史新高。CryptoQuant 分析师 maartunn 指出,即使是在 2021 年牛市高潮时期,这一比例也未曾超过 76%。如今的数据反映出市场风向的重大变化:交易者不再集中火力于比特币,而是明显偏向于寻求高波动性的山寨币机会。
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市场心态的调整,更可视为加密生态结构的变化。以 ASTR、SOL 和 PUMP 为例,短时间内的大幅上涨吸引了大量短线资金。尤其是 Aster 在一週内上涨 250%,成为投机者眼中的明星。山寨币不再只是比特币牛市中的附属品,而是成为价格与叙事主导的新舞台。
分析师认为,这种市场偏好反映了两个趋势:一是交易者对比特币获利空间的疲乏感,二是对于低市值、高弹性资产的追逐心理。当市场气氛尚未完全进入全面牛市阶段,山寨币成为提前引爆资金动能的试验田。而在这场竞逐中,有一个新项目展露市面,那便是 Snorter Bot($SNORT)。
Snorter 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迷因币,它的设计更像是一个交易工具的核心模组。作为一款原生于 Telegram 的智能交易机器人,Snorter 直接接入 Solana 生态的 Raydium 等 DEX,支援自动狙击与巨鲸镜像功能。对于那些不愿意整天盯盘,却又希望能即时抢佔机会的散户投资者来说,这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产品形态。
官方宣称,目前 Snorter 的预售已突破 410 万美元,距离结束仅剩三週,代币价格固定于 0.1063 美元。在预售期间,持币者可立即参与 114% 年化的质押收益,形成一种预期正回报的锁仓机制,进一步强化社群持币意愿。YouTube 频道 Crypto Tech Gaming 与多位加密分析师均对该项目持正面看法,认为其极有潜力成为下一个热门代币。
Snorter 的优势不只在于功能繁多,更在于它提供了用户完整的风险管理介面。自动扫描诈骗合约(如Rug pull 或蜜罐)、设定风控规则的镜像交易、流动性监控与即时警报、MEV 保护与限价单功能,这些都说明 Snorter 正试图把原本属于专业交易者的工具,推向更大规模的普通市场。
预售后的路线图已明确展开:预计 10 月下旬 SNORT 代币将于 DEX 上线,年底前推出完整机器人功能,2026 年扩展至以太坊、BNB 与 Polygon 等多链整合,并加入治理模组与预言机数据强化安全。这些设计不仅是功能上的堆叠,也是在构筑一套能自我运行、持续更新的交易生态。
项目方补充,在安全层面,Snorter 通过 Coinsult 与 SolidProof 双重审计,均未发现重大漏洞,审计报告也已对外公开。对于一个以散户为主要目标客群的新兴加密产品来说,这类透明度无疑提升了投资者的信任感。
与其他 Telegram 交易机器人如 Unibot、Maestro 相比,Snorter 更强调成本控制与安全性,并且以 Solana 为主要发力点,这对于寻求低交易费、高执行效率的用户来说,具备天然优势。加上原生代币可用于折扣与功能解锁,其代币经济模型也更趋于实用与长期性。
进入 Snorter 预售倒数 18 天说明页面
从 Binance 山寨成交量创新高,到 Snorter 作为交易工具式迷因币的兴起,2025 年的加密市场正在显现一种新的动能轨迹。不再只是情绪主导的投机狂潮,而是开始聚焦在工具、效能与使用场景之上。当交易机器人成为散户的日常助手,当质押与交易合一成为代币设计的新常态,Snorter 或许正是这波变革中的早期样本。
未来是否能成为热门代币,尚需市场验证。但若你相信交易的未来将属于那些能够用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更高準确率下单的工具,那么 Snorter 的崛起就不只是个预售热潮,而是一场加密基础设施的微型革命。
加密货币投资风险高,价格波动大,可能导致资金损失。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研究(DYOR)并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