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法院裁定加密货币为可拥有和信托的财产

作者:袖梨 2025-10-27

在一项历史性判决中,马德拉斯高等法院裁定加密货币符合印度法律下的财产定义,可作为拥有、持有及信托标的。

主审法官N·阿南德·文卡塔什在宣判时明确表示,尽管加密货币并非法定货币,但仍具备财产的所有基本特征。

法院宣称:"毫无疑问'加密货币'属于财产。它既非有形财产亦非货币,但确实是一种可享有(以收益形式)和持有的财产,且能够成为信托标的。"

这是印度法院首次正式承认加密货币为受法律保护的合法资产。

案件背景:Rhutikumari诉WazirX

本案始于投资者Rhutikumari发现其加密货币在2024年7月WazirX遭黑客攻击后被冻结。她通过Zanmai Labs Pvt Ltd运营的WazirX平台投资19.8万卢比购买了3,532.30枚XRP。

当黑客窃取价值约2.3亿美元的以太坊及ERC-20代币时,WazirX冻结了所有用户账户(包括她的),尽管其XRP与被盗资金无关。

Rhutikumari主张其代币与被黑资产无关,WazirX应作为受托人保管。她援引《1996年仲裁与调解法》第9条向马德拉斯高等法院申请禁令,要求阻止WazirX根据新加坡重组计划处置其加密资产。

WazirX辩称其新加坡母公司Zettai Pte Ltd正在执行新加坡高等法院批准的方案,要求用户共同承担黑客攻击损失。

文卡塔什法官驳回了该主张:"申请人持有的是3532.30枚XRP,而遭受网络攻击的是ERC20代币,二者完全不同。"

加密货币在印度法律中的财产属性

法院审查了加密货币是否符合"财产"的法律定义。援引Ahmed GH Ariff诉CWT等判例,文卡塔什法官指出财产包含"所有具有价值的权利和权益"。

参考新西兰Ruscoe诉Cryptopia Ltd等国际判例,法院认定加密货币通过私钥具有可定义、可识别、可转让及排他控制等财产法律特征。

判决书同时指出,印度《1961年所得税法》第2(47A)条已将其归类为虚拟数字资产。

"在印度法律体系中,加密货币被视为虚拟数字资产而非投机交易。"

该分类意味着加密货币虽非货币,但享有与其他无形资产同等的法律保护。

管辖权与属地关联

Zanmai Labs以仲裁地位于新加坡为由主张管辖权异议。法院援引PASL Wind Solutions诉GE Power Conversion India(2021年)判例驳回,明确印度法院有权保护境内资产。

文卡塔什法官指出,Rhutikumari通过金奈的科塔克银行账户注资且使用印度境内WazirX平台,构成充分属地关联。

法院特别强调:运营WazirX的Zanmai Labs已在印度金融情报机构(FIU)注册,而新加坡母公司Zettai与币安均未取得印度运营资质。

"第一被告作为报告实体注册,是印度境内唯一获授权处理加密货币的机构。"

加密货币定义与全球视野

为界定加密货币,法院引用了李·莱纳斯的《法官应知的加密货币十件事》,阐明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信任化验证。

文卡塔什法官将加密货币比作无纸化股票,指出二者均代表数字化所有权。但与体现企业权益的股票不同,加密货币价值完全由市场决定。

通过门头沟、FTX等交易所暴雷案例,法院强调平台须遵守企业基本规范:隔离用户资产、接受独立审计、严格遵循KYC及反洗钱规定。

判决结果

鉴于投资者XRP未受黑客事件影响,法院批准临时保护令。在仲裁完成前,禁止WazirX及其董事处置涉案加密资产。

文卡塔什法官补充:"若新加坡高等法院2025年10月13日批准的修正方案最终导致申请人资产大幅缩水,其将作为弱势方获得法律保护。"

申请人代理律师为D·拉维钱德,WazirX由高级律师萨蒂什·帕拉萨兰等代理,其他董事由阿迪亚·雷迪律师代表。

里程碑意义

本案虽未赋予加密货币法定货币地位,但为其确立了至关重要的法律定位。

对印度投资者而言,多年法律模糊期后终获司法明确:加密货币属于财产范畴,可依法主张所有权保护及司法救济。

通过确认加密货币的财产属性,马德拉斯高等法院填补了印度数字资产法律认知的重大空白,承认了虚拟资产价值与权属的法律正当性。

历经多年不确定性,加密货币在印度终获法律体系承认,成为具有实质意义的法定财产。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