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专家Vincent Van Code阐释了为何在托管公司激增的背景下,企业不应自行保管XRP资产。他在评论中主张,这些企业应通过ETF等受监管的金融产品获取代币敞口,而非直接持有代币。
Vincent Van Code在X平台发文指出,当企业决定自行托管XRP时,会在一夜之间意外转变为银行、安保公司和受监管金融机构的混合体。他进一步强调,这种错误的代价"极其高昂",且将引发连锁反应。
该专家表示,多数企业误以为持有自有加密代币等同于在银行账户存放现金。然而他解释,托管XRP是机构能做的最复杂、昂贵且合规要求严苛的事项之一,并以该代币为例展开分析。
他称大规模自托管不仅涉及助记词保存,实质是在运营受监管的资产环境。这要求企业接受年度审计、实施SOC2控制、搭建冷存储基础设施,还需处理密钥仪式文档、职责分离、内部威胁防控及全天候监控等挑战。
Vincent Van Code补充道,选择自托管XRP的企业需配备事件响应团队、合规专员、风控部门,制定内部政策并接受董事会监督,同时持续维护全套法律与运营保障措施。他特别强调了实施这些措施的成本压力。
专家透露,合规的加密托管方案年成本轻易突破七位数。仅SOC2 II型审计、渗透测试、网络安全险、监管报告和托管链审查等外部审计项目,年花费就达25万至50万美元。
此外,企业还需组建专业团队管理XRP资产自托管。当出现系统故障、监管问询或审计漏洞时,企业将独自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Vincent Van Code认为,实现大规模XRP机构采用(数十亿美元级别)的真正路径不在于数千家企业直接持币,而应通过Ripple支持的Evernorth等受监管的现货XRP ETF及机构资管公司。
这类载体能消化合规负担、审计压力、运营风险及基建成本,使企业获得XRP敞口而无需转型为银行机构。专家强调,若主流企业要全球化采用该代币,必须依托这些成熟架构,而非在复杂监管中摇摇欲坠的自托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