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而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文明靠他们传承,民族精神靠他们弘扬,中华民族靠他们振兴。2009年新学期,我校深入开展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为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一学期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学校制定了《经典诵读活动计划》。在计划中,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具体目标。诵读内容
主要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为诵记内容。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分别以一、二年级:《三字经》;三、四年级:《弟子规》;五、六年级:《论语》为教材,开展诵读活动。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教师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最终让学生达到热爱经典。
二、科学安排,营造氛围
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
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
1、利用墙壁的空间和角落,张贴精美、图文并茂的古诗文喷绘,及时给予学生有意无意的记忆,使学生能够享受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愉悦氛围。
2、在班级每期的黑板报上,都会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
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学校的教室环境布置也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或是
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如古诗文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三、讲求策略 ,指导学习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引读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读;分组读、个别读、接龙读、默读……,想方法多听多读。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早读、中午在校各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班主任老师为主,不限于班主任老师)利用早读、午间上课前各10分钟背诵。
(4)回家后,每天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四、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
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
常吟,“学而时习之”。
2、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学校组织了以年级为单位,利用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形式多样的古诗文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
3、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活动。
五、科学评价,促进提高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依照“经典诵读教育”的特性,评价之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采取“每天评价”、“每学
期评价”、“弹性评价”方式。
1、每天评价
(1)、正常评价:评价的范围是前一天的进度。评价时间最好在早上,老师只要用一分钟,亲自考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他满分。该生即指定为当天经典诵读班长。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交与老师处理。
(2)、特殊评价:凡通不过组长检测者,由老师特殊处理。(在一般状况下,念过一百遍而不能熟背的人极少)让他利用下课时间,拿着书,补念约二十遍即可,补念二十遍后,不管是否会背,也给他满分。
2、每学期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进行达标评价。考核结果
记入年终学生评价册里。
3、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鼓励学生。
总之,诵读经典诗文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
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