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对A也有所耳闻:学习常规欠缺,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干扰班级的正常教学……可是我不想给孩子贴上任何的标签,新的学期,希望孩子有一个全新的开始,让我也把握这种教育的契机。所以,我试图让其担任一定的班级职务,实现由原来被管的对象到管理者身份的转变,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其体会管理的不易和艰辛,从而行为能有所改变,心灵能有所触动,以师爱的力量去感染和改变他。起初,发现效果比较明显,工作很是卖力,上课听讲在状态,同伴关系较为和谐。这一度让我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可行的,至少对于这类学生而言是有些许效果的。
然而进入十月份,孩子真实的行为特征表露无遗。慢慢地,他开始滥用手中管理的权利,“公报私仇”,甚至有骄傲和狂妄之态。那次上语文课,随意说话,目无师生,我严厉地批评了他。尽管课上我以多种方式予以提示,进行“冷处理”,但是联想到近来他一系列“嚣张”的行为表现,我才决定在课上给予他一定的批评。结果,他的对抗情绪很是明显,不听从老师的安排,故意捣乱影响课堂。但是课堂教学得顺利推进,于是我“无视”他课上的一些“挑衅”行为。下课后我也没有和他沟通,想让他自我反思一下。本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没想到午间用餐时,远远地,他见我过来,故意走路时脚步跺得很响。那一刻,我心里一笑,脑海里突然冒出一句话:他,毕竟还是孩子,行为是可以矫正的。也就是从那一刻起,自己对于他的认识某种意义上说更进了一步。原来,他也在期盼老师的注意,尽管他无力分辨哪种方式更具有效果,可他一如既往地渴求着老师的关注。如果觉得这件事就此了结,那真是大错特错了。中午,他还是延续上午的对抗情绪,就在我联系他家长之后,晚上放学时他竟然跑过来,主动问我家庭作业,丝毫没有上午的对抗情绪。那一刻,我又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心理的复杂性特点。在和他家长交流之后,我进一步了解到孩子的性格特征,好面子的他吃软不吃硬。表面上满不在乎,实质上特别在意老师和同学的评价。
对于这个学生,我想,有责任和义务去带好他,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学校是一个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而且,教师教育的智慧也许在这类孩子身上是最好的体现。从他身上我也反思了很多。例如自己的教育处理方式有待改进,对于学生评价需要及时,要运用集体的力量去教育,就如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倡导的那样:让学生成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我想这些都需要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去践行和调试。
尽管我和他之间的那层窗户纸破了,有遗憾,但是我想,在教育的层面上,“堵”远不是一种明智之举,我们更需要的是——“导”。教育是种慢的艺术,那就“陌上花开,缓缓而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