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年全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优质均衡为主线,创新教育机制,坚持“保安全、抓规范、提质量、育特色、塑文化”总思路,提高服务能力,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贡献度。继续集中精力,周密部署,做好迎接创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评估验收的各项工作。
2014年全区教育工作主要任务是:
一、以更新理念为先导,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区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推进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谋划本区、本校的改革思路、创新举措,全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准确把握教育现代化指标特征。我区已被列入江苏省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单位,是机遇更是挑战。全区教育工作者要加强专题学习,准确把握教育现代化内涵,明确教育现代化特征、要求及指标,做好调研摸底工作。
(三)科学制定创建方案和实施细则。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精心设计。要依据《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结合我区以及各学校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制定创建方案和实施细则,多方协调配合,稳步扎实推进。
二、以教育公平为基石,完善覆盖城乡的优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一)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切实抓好飞龙实验学校、罗溪中学、新桥初中、孟河实验小学、世贸香槟湖小学及孟河幼儿园、锦海幼儿园、九龙仓幼儿园、魏村幼儿园改扩建等工程的建设,启动新桥高中、滨江中学、中央花园小学、奥园小学、西夏墅香山欣园幼儿园、银河湾第一城幼儿园、雅居乐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加强安全、质量和进度的督查。
(二)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对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更新部分学校电脑房、多媒体和办公设施,做好调研和测算工作,力争部分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向省Ⅰ类标准发展,力求人均教育装备基本均衡。重视设备整合方面的研究,切实提高图书馆、实验室等专用室的使用效益。加强录播教室、电子白板、触摸屏等新技术新媒体的推进和特色学校特色装备的建设。做好迎接省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督导准备工作。
(三)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教育信息化领导和管理体系,健全教育信息化评价制度,制定全区教育信息化三年规划。依托“e学习”项目学校,开展系列数字化学习课堂研讨活动,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提高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全区教育系统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发挥好“智慧共享•问题互鉴”教育共享平台作用,不断丰富全区数字资源。
(四)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做好常州市优质学校复评工作,创建市优质小学1所、省优质幼儿园1—2所、市优质幼儿园1—2所、市特色幼儿园1所,力争创建省级社区教育中心1—2个、市级社区教育示范镇1个、市标准化居民学校10所;积极创建各类特色学校。制定好创建规划,做好过程性指导。积极发挥教育集团应有作用。
三、以普惠民生为目的,注重协调发展提升教育的综合竞争力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扎实推进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强对全区幼儿园的指导,对照创建标准进一步梳理完善创建准备工作。加快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完善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管,加强对幼儿健康水平的评估。完善培训体系,努力提升园领导及保教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继续认真做好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接受省级评估验收。严格控制公办学校特别是少数热点学校择校生比例和班额。完善流动就业创业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100%由公办学校吸纳。确保残疾、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儿童100%享受良好教育。
(三)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好社区培训学院的指导职能,加强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村(居)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探索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开展社区教育微课程评比。加大社区教育培训课题和培训项目的研究,确立区级研究课题和项目2个,各镇(街道)研究课题或项目1个以上。开展好第九届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周活动,积极开展学习型学校、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评选活动。
(四)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工作。落实好“五项严规”。 由外而内,把“规范”深入到教育教学等所有方面。切实加强学籍管理,落实省市学籍管理规定;坚持“高质量轻负担”,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规范学校各类收费行为,规范教材和教辅资料征订、校服和床上用品等采购行为;规范财务管理,提倡厉行节约。提升督教督学工作水平,做好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和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工作,做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组织好随机督查和专项督查,加强抽查和巡查力度。继续以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抓手,深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五)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各校要立足实际,把特色项目做优做强,发展成特色学校。要建立“优质+特色”的学校发展机制,探索优质化、个性化的特色发展之路,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系统构建学校文化,把学校特色发展方向与办学理念有机整合,形成学校理念文化,健全规范学校制度文化,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构建多元化校本课程文化,提炼并形成学校精神文化有机整体。已有一定积淀的学校要力求形成品牌,有一定基础的学校要总结提炼形成框架,其它学校要抓紧启动建设。
四、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提升教师素养。一要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师德师风,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严格考核管理,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实施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二要继续实施学历提升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历提高培训;大力推进“20+100”培养工程,创造条件,定向跟踪,分层培养,确保20名教育高层次人才及百名优秀骨干教师整体得到提升;充分发挥我区优秀教师资源优势,组建各学科名教师讲师团,强化实践性培训,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各校要建立完善教师发展档案,针对不同群体老师实施不同培养策略,为骨干教师提供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平台。三要继续规范教师交流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并做好教师交流工作,做好富余学科教师分流工作,规范代课教师聘用管理工作。
(二)提高德育实效。坚持德育工作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原则,让学生在生活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德育工作策略,建立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建以规范养成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教育等为重点内容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活动体验载体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优化提升德育队伍,大力倡导全员育人,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继续实施“一校一品”德育品牌战略,全力打造学校和区域教育德育品牌。
(三)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校长的课程设计与领导力,提升其他行政人员的课程管理指导能力。在进一步规范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点选择部分学校进行学校课程结构的顶层设计实验。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质的校本化课程,呈现不同层次的特色。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继续推进教研组、备课组的有效建设,开展区先进教研组评选及成果展示活动。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区域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积极开展 “十二五”各类课题研究,继续开展基于教学问题的微型课题研究。大力推进课堂转型,继续推进中学“板块三串式”和小学“交往互动式”备课结构下的小组学习方式,部分小学继续扎实推进“新基础教育”实验项目研究。
(四)促进学生发展。着力于科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健全和完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加强中小学学业水平监测,关注学生的整体合格率及优秀率状况。寻求对策,提升低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关注学有余力学生,为其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艺术工作。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以阳光体育校本化实施为抓手,加强体育俱乐部建设,开展富有校本特色的大课间活动,确保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加强艺术团建设,办好校园艺术节,着力提高艺术活动的影响面和吸引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重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开展疾病防控知识宣教,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以人民满意为宗旨,营造全区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要强化意识,把学校安全作为基础工作、重要工作来抓,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要形成“教育、预防、控制”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为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定期检查,及时增添,确保各类技防设施能全天候实时监控。要加强对学生的风险教育与防范救护教育,加强安全演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因心理原因、安全意识淡薄等引发意外事故。要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不留隐患。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行为,落实学校食品和师生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责任。认真落实接送学生车辆管理有关要求,确保运行安全有序。继续按计划实施校舍安全工程。
(二)继续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转变行政职能,规范行政管理方式,实施科学管理,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要强化改革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以改革创新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要强化优质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优化制度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群众对教育服务的满意度。积极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进校园,加强校务信息公开,积极开展“行风建设群众满意学校”创建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严格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等制度。严肃招生政策,确保各类招生工作公平公正。
(三)不断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宣传新北教育的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创新成果、先进经验、典型人物和突出成绩,系统推介全区及各类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全区要在《常州高新区》报等刊登系列化报道,各校要提升宣传稿件质量和报道层次,从而进一步提升新北教育的知名度。要整合宣传阵地,构架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良性互动的教育全媒体宣传格局。校长和教师都要善于和社会沟通,和家长沟通,和媒体沟通,让社会、家长、媒体了解学校的工作,以此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赢得家长学生的尊重,营造有利于教育健康发展的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