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曾经创造了古代文明的大国,印度综合国力不强,人均GDP比中国低,多年来印度GDP增长速度亦不高,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也较差,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却一枝独秀。其实,印度软件业的高速发展,主要是政府部门在其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刊刊登此文,希望政府部门能借鉴印度的做法,提升国内软件业的发展。
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正以世人瞩目的速度高速前进。一个GDP增长速度并不高的国家,为何在短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世界软件大国?这离不开印度政府对软件的支持。
据资料显示,印度软件业自1993年以来的年均增长速度为50%左右,1998~1999年度印度软件业产值为39亿美元,其中出口为26亿多美元,是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和出口国。印度软件业占据世界软件市场16.7%以上的份额,印度软件产品大多输出到美国,其次是欧洲。印度的软件公司承揽了美国航空公司、瑞士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的运行软件,以及伦敦地铁的运行软件,其设计技术堪称一流。
世界银行的一份调查称,80%的美国公司把印度作为国外软件来源的首选市场。难怪,微软的比尔・盖茨访印时惊呼:“21世纪的软件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而可能是印度。”
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印度是个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不强。但印度政府的发展策略是从几个主要产业入手,使用有限的资源和集中的政策扶持发展相关产业。其成效就是使印度成为了世界软件第二大国。
上世纪80年代初,拉吉夫・甘地政府明确提出:“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其政府推动和政策切入点就是软件业。1984年印度政府颁布了计算机政策,明确了软件业为产业,可以获得相应的补贴和优惠(中国在2000年国务院的18号文才明确了软件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1986年印度政府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出口发展和培训政策》,为软件生产提供了一切必需的投入,如提供进出口用汇便利、金融支持、人员培训、高速数额传输、简化投资和进出口手续等;并给予税收优惠,如免交国内货物税、进出口生产的软件全部用于出口的,可免交关税等等。
其中,制订软件技术园区计划的政策成为印度软件腾飞的助燃剂。
1990年印度电子工业部宣布了首批3个软件科技园区(STP):班加罗尔(BangaloRe)、布巴内斯凡尔(Bnubaneshuar)和浦那(Pona),1998年又宣布了25个软件科技园区。在1984、1986年相继颁布的政策导引下,以软件科技园区为主的软件企业得到很大发展,软件制造商收益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