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月工作小结 班级管理在活动中悄然进行

作者:袖梨 2022-06-30

一、竞聘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服务的内驱力

有一学期因为是刚接手的班级,对班内的学生不了解,所以在安排岗位的时候,一是参照以前班主任的做法,二是根据对学生的初步了解安排的。半学期过后进行了一次换岗,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以班主任安排为主的形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对学生不是十分了解,在安排岗位的时候,没有能够做到按需设岗。
于是我打算实行竞聘上岗制,于是在开学前,我便将班级里需要的岗位进行了罗列,并根据岗位所需要花费的精力,设置相应的道德币。开学报到的那天,我便把这一想法和学生进行了沟通,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肯定。接下来就把岗位及相对应的道德币用ppt展示,给学生思考和选择的时间。然后进行竞聘,我原以为学生会选择那些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的岗位,可事实上,他们更看中的是道德币多的岗位。当然,在竞聘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个人同时竞聘一个岗位的情况,这时,我会让他们进行简单的竞聘演说,说说自己如果当选了会怎么做,然后让大家一起推荐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事先我就告诉他们,所提供的岗位数量比我们班级的人数少,所以学生在竞聘的过程中非常积极,岗位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没有能竞选上的同学,只能等待下次的竞聘了。
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看到了一些孩子不一样的一面。我们班的刘某,是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平时和他交流,你问他三句,有时他才回答你一句。但是在这次的竞聘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在竞选“红领巾胸卡检查员”这个岗位时,他竟然举手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这次机会给了他,并问他打算以后怎么做,他告诉大家,他会每天早晨检查,提醒大家。我又问他:“如果发现有同学忘记戴红领巾了怎么办?”他没有回答,这时我给他提供了帮助,我把讲台抽屉里的红领巾给了他,对他说:“如果发现有人没有戴,你先借一条给他,放学的时候问他要回来。”他朝我点点头。
第二天到校,我特别关注他,到教室后我问他:“你检查过了吗?”“检查过了,刘某、罗某没有戴红领巾,我借给他们了,还有的同学的胸卡在补办中。”我没有想到他竟然能把事情做得这么细致,让我心里一热。放学的时候,我又提醒他:“红领巾收回来了吗?”“已经收回来了。”我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我想这个岗位我能放心地交给他了。后来发现,他每天到校都会认真地检查。虽然在课堂上,他暂时还是那个沉默的男孩,但是在岗位工作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相信,这些变化会慢慢地改变他的。
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能,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

二、大课间活动——体会合作与创新的乐趣

1、男女生搭配,体验合作的快乐

“合作”无论在哪个社会阶层都成为了一个热门词语,班级管理当然也少不了合作。由于班级的人数多,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经常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为了让学生学会合作,我和学生一起开展了很多团队游戏。“链接加速”的游戏,刚开始的时候,一个小组还没有走出几步,队伍就断了,不是因为脚步不一致,就是因为有人手没拉紧,还有学生觉得坚持不了就松手了。然后他们之间就开始抱怨:“都是因为你没有抓紧。”“你怎么跟不上?”“都是因为你!”,看到这种情况,我便让他们展开讨论: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在经过小组讨论后,他们发现了问题:总是抱怨,却没有想办法。同时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人负责口令,其他人听从指挥并咬牙坚持。在接下来的游戏过程中,他们开始有人指挥,大家一起喊口令,游戏的效果明显好多了。当他们通过游戏终点,欢呼雀跃的时候,他们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
三年级开始,男女生之间开始有“隔阂”了。女生喜欢跟女生玩,男生跟男生玩。为了让他们更融洽的相处,我们玩了“一元五毛”的游戏,刚开始女生代表五毛,男生代表一元,我负责出价钱,他们要迅速地凑成我报出的价格,否则淘汰出局。一开始游戏,女生总是围在一起,男生总因为凑不到五毛而被淘汰。后来我让男生代表五毛,女生代表一元,这样一来,他们为了完成游戏,会主动拉男生进入他们的行列。这下发现他们玩的时间更久了,女生也发现了男生的重要性。
后来我们还自己制作道具,玩了“群龙戏珠”的游戏。当然,这些在游戏中学会的合作,也会运用到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班级的水没了,几个男生会主动合作,为班级搬水。打扫卫生了,他们之间也会相互帮助,提高做事的效率。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也慢慢领悟到了改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和他人合作。

2、分层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大课间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时间,在这个时候他们可以尽情地玩,释放自己的激情。我们的大课间活动以跳绳为主,短绳、长绳交互进行。刚开学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班里有一群孩子特别钟爱长绳运动,他们经常跟我说,原来和郭老师摇绳配合得非常好。大课间时间,他们更喜欢玩长绳,而我和副班主任陈老师也会为他们服务,帮他们摇绳。我们班有个他们自认为的超级长绳队,每次活动他们都玩得非常开心。
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大部分的同学对跳短绳不太感兴趣,对长绳的兴趣倒很浓。但是有些同学想加入“超级长绳队”,但是由于水平跟不上,老是被他们嫌弃,几次下来,他们也不太愿意了,有些不会跳的同学就更不敢参加了。于是我就想到了给他们分层,于是我让全班同学都跳了一次,根据他们的情况,分成了三个班: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我跟他们说,初级班的练好了可以进入中级班,中级班的水平高了,可以进高级班。这样一来,高级班的同学跳得更自如了,他们还在熟练的基础上变花样跳。中级班的学生积极性也很高,他们练得也很起劲,都想着进高级班呢。初级班的学生因为大多数不会跳,平时也没有机会加入别人的队伍,现在,大家都不会跳,心理就没有压力。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想尝试,而且顺利通过的,他们会自发地给予鼓励,不敢上的,他们也相互鼓励,甚至还把自己总结的方法教给对方,渐渐地,初级班的孩子大多能成功跳过一次,虽然速度很慢,但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个孩子平时学习不怎样,运动似乎也不太行,尝试了几次都不成功,后来我来摇绳,配合他的节奏让他成功跳过了一次,一跳过,我的耳边便传来了“耶!”的欢呼,脸上也露出了喜悦之情。
现在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创新玩法。一天,有几个孩子跑来跟我说:“老师,今天我跳了100度。”“我跳了700度呢!”一开始我还没听懂,后来经他们的解释才知道,他们在跳的过程中进行了创新玩法。我说:“你们很厉害哦,不过记得安全第一!”于是他们又跑去玩了。他们还进行了人数挑战赛,看最多能有多少人一起跳;速度挑战,即甩绳的人逐渐加快速度,跳的同学根据甩绳的速度进行跳跃,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分层活动,让每个孩子找到了自己运动的位置。现在一到大课间,他们到了运动场地,会非常有序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始练习起来。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班一定会再出现一个“超级长绳队”。

3、创新玩法,将任务转化成游戏

每次大课间都要进行跑步,绕着场地转圈跑,他们觉得很无趣。于是我就想着怎样才不让跑步成为学生的负担。因为我们班跑步的地点在一(6)班的门口,平时是围着那棵大树绕圈跑。于是我对学生说:“你们有没有办法,让大家跑成一个圈。”结果,排头的同学拼命往前追,后面的同学拼命往前逃,结果乱成一团。于是我让他们进行反思,为什么不能成功,于是他们讨论得出,大家都考虑自己,没有考虑到班级的整体。他们还提出了,可以将圈缩小就能成功,在大家的提醒下,他们很快就成功了。于是我提出了第二个要求:在不缩小圈的基础上,围成一个首尾相连的圈。这时他们又讨论开了,有的说可以扩大前后的间距,有的说排尾的同学注意和排头的连接……,在尝试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调整,在跑完2圈后便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圈。最后我问他们:“今天你们觉得跑步累吗?”“不累,还很有趣呢!”后来,在跑步的时候,我就发口令:“变圈!”他们迅速围成一个圈。“散开!”他们会回到最初的状态。在不断的变化中,不知不觉跑步的量就已经到了。

三、种植活动——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现在的孩子,虽然身处农村,但是对一些常见的农作物、花卉了解得并不多。于是我们打算和孩子一起来搞一次种植活动。我们从网上购买了花盆、种子,还特意从苗圃里弄来了营养土。播种的时候,孩子很兴奋,一个个抢着让老师多给点土,分发种子的时候,因为每人只有4、5粒,他们拿得时候都是小心翼翼,身怕被风吹走了。播种的时候,一个个地来问我,种子要埋多深,就怕把种子闷坏了。可以说,学生的心情异常激动。
播种以后,就是等待种子发芽了。原来他们一下课就会在走廊上瞎玩,可自从种植活动开始后,他们下课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到自己的花盆前左瞧瞧、右看看,就等着发芽呢。终于几天过后,他们惊喜地发现有的同学的种子发芽了,那个兴奋劲甭提了,因为那是他们亲自劳动的结果。而种子没发芽的同学就不淡定了,经常来问我:“老师,为什么我的种子还不发芽?”我总是会安慰他们:“别着急,你的种子还没到发芽的时间呢。”于是他们便会接着耐心地照顾他们。在照顾这些植物的同时,为了防止自己的植物遭到破坏,他们有的给植物加上了“金钟罩”,有的给它们穿上了防护衣。太阳一出来,阳台上就摆满了花盆,太阳落山,他们又会把花盆整齐地放到走廊上。排队之前必然会捧起自己的植物,看一看它有没有长高;吃过饭在走廊上也会看见他们细心地给植物浇水。我从来没有发现学生这么认真、这么执着地做过一件事。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虽然是同时播种,但因为温度、时间的不同,每颗种子发芽的时机也会有早有晚。但只要我们耐心地培育,他们总有一天会迎来自己的发芽、开花、结果的一天。
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我把这些植物当作礼物赠送给他们,他们个个脸上乐开了花,我知道这笑容的背后,不仅仅是拿到了一盆植物,而是自己付出得到回报的荣耀。同时我也相信他们在暑假里会精心地照顾好它们的。

四、创新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用“星星”激励学生成长

植根银行的评价是我们学校的总体评价制度,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很多常规都需要适应,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养成良好的常规,于是我在植根银行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我们班的评价制度。
我给了我们的评价制度一个主题——让每颗星星都闪亮。第一学期,为了让学生更快地养成各项常规,所以我确定的评星名称尽量和常规相关:礼仪星、用餐星、阅读星、作业星、自理星、发言星。第二学期因为学生对有些常规已经熟悉,所以我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将“礼仪星、自理星”改成了“质量星、进步星”。
接着我们制定了评星细则,并张贴于班级的信息直通车内。在平时的教学中,便按照评星细则进行评价。不同的“星”会得到不同的贴纸,如“阅读星”是笑脸贴纸,“发言星”是五角星贴纸,“用餐星”是红苹果贴纸,“作业星”是我们平时批改作业是直接画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的。每次发作业时,学生们的第一件事是看看自己有没有拿到“作业星”,获得作业星的学生会异常开心,有时因为我的疏忽,忘记给他们加了,他们会主动找到我,提醒我忘记加了。给他们加星时,我发现他们在我加的星旁边会用铅笔写好数字,他们也经常会和同学比,谁的作业星最多。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贴纸,但是在孩子的眼中,这是一份荣誉。“用餐星”的评价由我们的副班主任进行,在用餐过程中,能安静吃饭、吃得又快又干净的学生能得到一颗“用餐星”。早晨到校、中午休息能认真地阅读课外书,平时热爱读书的学生可以得到“阅读星”。课堂上举手2次发一次言得一颗“发言星”,以此累积。举手3次没有发言得一颗“发言星”。能对别人的发言有补充或有不同见解的得一颗“发言星”。他们会把平时得到的贴纸贴在我们给他专门贴星的本子上。“进步星”是老师根据一个月来的表现奖给进步的学生的。“质量星”是根据我校每月的练习反馈的情况,由表现最佳的学生获得。
我们的评星制度是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当然,有奖也得有罚,表现不好的学生,如不能佩戴红领巾和胸卡的,因为自己的工作不到位,使得班级扣分的等现象,会扣除相应的分数,一分相当于一个星。能为班级服务,好人好事的也会加星。月底统计时,用贴星本上的贴纸数量加上作业本上的星星数量再减去或加上平时的表现,就是这个学生一个月的综合表现,前5名的被评为“五星级银行家”。每种星星的个数最多的前4名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项。获得奖项的学生会获得喜报,同时照片会上传到我们的校园网。虽然统计的工作有点繁琐,但是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2、用“派特时间”管理学生的常规

派特时间(Preferred Activity Time)原意为“最喜爱的活动的时间”。 它是一个由美国课堂管理大师弗雷德。约翰斯倡导,在美国中小学被广泛采用的时间用时间作为奖品的激励制度。学生在派特时间里能自由活动,或玩他们最喜爱的游戏。不过,这个时间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即如果学生遵守课堂规则,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他们就会为教师节省时间,并因此获得时间奖励。
比如,课堂上若没有一个学生拖沓,则每个人都赢得1分钟时间;若所有人在转入下一个环节的过程中都很迅速,则赢得2分钟时间。到了周五,累计学生一共获得了多少奖励时间,这就是开展“最喜爱的活动”的时间——派特时间。
于是我设计了我们班的“派特时间累积制”:

派特时间累积制

1、 早晨进入教室能安静看书。2分钟
2、 每次排队在铃声响后2分钟整好队并保持安静。1分钟
3、 铃声响后能安静等老师上课。1分钟
4、 中午进入教室能安静地看书或做作业。2分钟。
5、 放学能在5分钟内整好队并有秩序地排队离开学校。2分钟
6、 全班完成作业一天。1分钟

自从有了“派特时间”,他们排队的速度加快了,因为如果有人拖拉,他们就会相互提醒“快点,要不就没有派特时间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积累到了40分钟,于是我征求他们的意见,带他们去了他们最想去的梦想教室,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体验,学生尝到了“甜头”,后面我的管理就更加轻松了。
有益的活动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在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中,正确的、合理的东西得到肯定、弘扬,错误的、不良的东西则为大家所不齿。这样,正确的舆论和班风就会逐步形成、发展起来。所以说班级活动是创建班集体的血液,是形成集体主义思想的摇篮,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