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喜欢追逐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在报纸、杂志、网络上,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成功故事,它们甚至形成了一定的套路——企业家在苦苦钻研多年之后,终于找到了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而这一切归功于他的远见卓识和坚韧不拔。你去报刊亭看看,大多数商业杂志都是这个路数,而且封面人物总是被那些“知名企业家”霸占着。
为什么有那么多商业媒体为企业和企业家做“美容”(甚至是“整容”)呢?笔者想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企业有品牌宣传的需要,另一方面读者有心理按摩的需要。企业需要宣传很容易理解,此外就是媒体需要读者,而读者需要心理按摩。大家活得都不容易,需要一些榜样激励一下,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可以说,那些成功故事是企业、媒体、读者和公关公司合谋的结果。
对成功的崇拜是符合人性的。我们崇拜成功者,因为我们都渴望成功,厌恶失败。在这个“成王败寇”的企业江湖里,失败了,所有经验都是狗屁,成功了,所有狗屁都是经验。你听到的永远都是成功者的津津乐道,而那些失败者的故事,你很少能听到,他们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媒体容易对少数成功者过度关注,而对大多数失败者故意漠视,笔者把它称之为媒体的“聚光灯效应”。让我们假设这样一副情景:在漆黑的江面上,发生了一起沉船事件,江面上都是尸体。这时候媒体举着一个聚光灯过来,照了半天终于发现了一个幸存者,他把话筒递给那个人说,请问你是怎么成功的?商业是一个关于幸存者的游戏,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幸存者,但大多数人是不成功的。
我们不仅崇拜成功,而且喜欢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无论是“成功学”还是“最佳实践”,虽然学理功底相差很大,但其内在原理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寻找成功的规律。有时候为了传播的考虑,我们希望能简化其成功要素,把它归结于“七字诀”或者“九个字”,有意无意地夸大某个因素的作用,而忽视其它因素的作用,似乎只要做对了一件事,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大家都在“学先进”,那么问题来了,有几个学华为、阿里巴巴、小米的企业成功了?如果我们复盘那些成功企业,你就会发现里面充满了偶然性,即便是让那个企业家重新做一遍,他也未必能获得成功。事后看,似乎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个个都高瞻远瞩,但当我们看整个过程,会发现其实他们个个都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很多企业家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运气,并不全是自谦的话,运气确实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的一件事,时间节点不同,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成功者大都有路径依赖,当他们做对了一件事时,往往会把这些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忽视外部环境的作用。一个人越是成功,这种心智模式也就越强大,因为之前的成功在不断地给他正向反馈,让他觉得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当看上去同样的事情发生时,他们会下意识地采用以前一样的方法,但这个时候已经时过境迁,之前的做法已经不是那么管用了。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某个人凭着某项技术或产品大获成功,媒体纷纷报道,似乎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对的。但后来当他们想要继续复制其成功时,却发现之前的好运气突然消失了。这就是所谓的“成功者的诅咒”:那些让你成功的因素,不会让你继续成功,有时候甚至会成为你继续成功的障碍。成功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的集合,也是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综合起来的结果。
时也、运也、命也!时势造英雄,再厉害的人,也拗不过时势,所以要懂得顺势而为!“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本是罗隐用来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后来被毛泽东用来点评一些历史人物,往往经历越多,对时势的敏感度和敬畏心就越大。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这个人有多么厉害,而是他做的事顺应了历史潮流。雷军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强调顺势而为。
我们从失败中能学到的东西要比从成功中学得还多。马云大概也同意这个看法,他在创办湖畔大学时就说过,我们不学成功,我们学失败!因为成功的偶然因素很多,很难学习和模仿,而失败的原因也就那么几条,把那些最有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规避了,企业往往离成功就近了
我的博物馆故事 官方安卓版v1.61.2
我的博物馆故事是一款以消除为主题的经营养成类手游,在这里玩家
专业模拟飞行10 手机版v12.2.4
专业模拟飞行10安卓版是一款飞行休闲手游,顶尖的物理飞行引擎
动物起义战斗模拟器二琳同款 最新版v4.1.1
动物起义战斗模拟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模拟类游戏,玩家可以召唤各
迷你世界七周年 安卓手机版v1.43.0
迷你世界7周年是一款由《迷你世界》官方推出的庆祝特别版本,在
劫后公司无限资源版 v1.0.5.1
劫后公司内置菜单版是游戏的破解版本,在该版本中为玩家提供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