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良好的个人修养,从关注细节开始

作者:袖梨 2022-07-01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良好的个人修养,从关注细节开始》。

  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为什么有些人在说话,举手投足,甚至微笑或者问候时都会给人一种很美妙的感觉,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这里面关系到一个人的修养问题。从内心深处,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欣赏这样的美。这种美,并不一定外表长的很好看;并不一定穿一套名牌衣服,或者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什么物品。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终归是不行的。但是,有很高修养的人最容易在普通人中脱颖而出,这就是个人的魅力所在之处。

  我们的生命中,之所以有亮丽的色彩,是因为我们注重个人修养。而个人修养,则只有落实到对细节的关注。因为,我们平时判断一个人是否有修养,依据正是“细节”。毫无疑问,有修养是一种素质,素质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及其体现。习惯是对同一细节的重复,是对不同细节的持续追求,然后成为“自然而然”。可以说,细节以至习惯,习惯以至行为,行为以至品德,而有修养就是品德外化。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注意个人修养,小则会影响自身形象,大则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真是一个不注重个人修养的历史教训。

  良好的个人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这位科学家说,“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细小的事情做起。

  吃过的口香糖怎么处理?擦过手和嘴的纸巾怎么处理?是扔进垃圾箱里?还是随便吐、随手便仍在地上?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小小口香糖、小小的一张纸巾可反映出大问题——一个人修养的高低。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修养。可是就餐时不按要求排队,吃饭时随意将不想吃的食物扔在桌上、地上,吃完饭后将餐具随便扔在桌上不管,以致后来的同学无法就餐;看到校园中不遵守校规校纪的现象,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废纸废屑,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强调注重个人修养,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做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同学们,一个人的魅力体现在修养上,而修养通常来自细节。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魅力。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学会识大体,拘小节,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营造和谐环境,从而成就自己的魅力人生。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