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快乐的话题――读书。
读书是一种兴趣,也是一种需要;读书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成长。如果要谈读书的意义,我想绝大部分同学会引经据典,列举一大串经典的话语。譬如孟子所说的“读书以养气”,西汉刘向所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文学家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等。在这里我倒想在大家的名言库里增加一条温家宝总理的话:“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谈到“读书”,我想首先要解决的是“读什么”的问题。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对象的选择有三种层次:第一是广泛阅读,犹如蜜蜂酿蜜,只有吮吸百花,才能酿造甜美的蜂蜜。而我们中学生应该就处于这个阶段,广泛阅读经典名著,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文化的基础,将会终生受益。厚积才能薄发,只有不断积累才会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我们学校初一、初二年级,把名著阅读结合到月考当中,对同学们的阅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我们的终身都有非常有益的影响,这是非常好的举措。补充一句,欣赏影视作品不能代替名著的阅读。
阅读对象的第二个层次是兴趣阅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有了思想,有了审美偏好,阅读也会渐渐形成个性。男生往往喜欢历史风云、战争演义类作品,女生往往喜欢描摹生活、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但是,据我了解,在同学们当中流行的很多书籍,我觉得,对我们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知音漫客》等漫画书、卡通书,相对显得幼稚,会增长我们不思考的惰性,《鬼吹灯》等恐怖杂志,会影响我们的睡眠,加重恐惧心理,还有一些同学用学习机下载、阅读玄幻小说、灵异小说,并且上瘾,耽误睡眠和学习。还有不少以网络作品为基础的书,有的过于偏激,有的近乎荒谬,有的过于强调叛逆,有的刻意书写浪漫。这些都不太适合中学生阅读。也有很多学生喜欢《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杂志,这些都是不错的书刊。
阅读对象选择的第三个层次是互补阅读。我在班级说过:喜欢语文的同学,要多花点时间学习数学,因为喜欢的就会事半功倍,而不喜欢的常常事倍功半。为了养成全面健康的人格,我建议思想性格相对单纯的同学订阅一些有深度分析的报刊,如《南风窗》《看世界》《杂文报》;个性急躁的同学倒可以多看一看名著或《读者》《意林》这样的杂志。
同学们,也许我们的生活还不够开放,读书就像一扇智慧之窗,为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也许我们的视野还不够开阔,读书就像一只广角镜,可以让我们身居陋室而能洞悉世界;也许我们的思维还不够活泼,读书就像一把火炬,可以点燃我们思想的光芒。
读书吧,同学们。在寂静的教室里,认真地捧一本书,就是一幅动人的画;在温馨的家中,旁若无人地诵读,就是一首优美的诗。相反,偷偷摸摸地在不该读的时间读不该读的书,那是对读书的玷污,对文化的亵渎。
读书吧,同学们。打造书香校园,建设学习型的社会,学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先行军。最后请允许我再次借用温家宝总理的观点结束我的讲话:书籍本身不能改变世界,而阅读却可以改变我们。谢谢!